康县:老郭家的住房变迁记

发广告找微总 1000+人已得到帮助

提示:武威便民信息发布请加微信cairen0123,目前发布信息有公益援助优惠,全城最低价5元/天起,商业广告15元天起,即将恢复原价。

  通讯员  燕兆林

  11月4日傍晚, 凉风习习。康县市政广场上,大嫂大妈们正在欢快的跳舞,孩子们正在嬉戏,给阴凉的秋天增添了欢乐的气息。“以前,我都不敢想象能在县城里安个家。 现在一家人住在县城的广场、公园附近, 没事就可以和家人出来遛个弯。”家住康县锦绣华庭小区的白杨镇白杨滩村“60后”郭建满说起现在的生活,一脸满足。

  住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。40年间, 郭建满搬了3次家。回顾40年来全家人居住条件的变迁,老郭不禁感慨, 从 “栖身之所”到“宜居之选”,“家”的变化很大。

  三代人挤在土坯房

  “土坯房,泥巴墙,三代人挤一间房”,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康县大部分农村群众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。

  “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,修房子可是大事,要自己先设计好,再请来匠人师傅盖房子。”郭建满回忆,土坯房的墙体是用泥土和稻草或麦秸秆黏合而筑成。盖房的时候,用泥巴掺麦秸,一层一层地垛成,垛半米多高,就要歇上几天,等泥巴干硬成型后再进行下一层。“土坯房虽然原始,粗糙简陋,但住在里面冬暖夏凉,能遮风避雨,隔雪御寒,让一家人有一个栖身之所。”

  但是当时的居住空间狭小,住宅具备的很多功能也大打折扣,比如做饭、取暖。“做饭、烤火取暖大都烧木材,就是柴禾。煤球要凭票到指定地点排队买。那时挑煤走的多是山路,煤球从框里掉下来,即使摔坏的也要捡起来。回到家,基本都是满脸满手黑乎乎的,像个小丑。”

  郭建满感慨过去生活的不易。1985年他结婚时,一个箱子、一个柜子,就是家里比较值钱的东西。

  拥有首套“小洋楼”

  上世纪八十年代,农村建房的材料,砖和石头当起了主角。

  郭建满一直梦想着能改善全家人的住房条件。直到1987年,这个梦想才实现。“上世纪八十年代,盖房子的材料基本采用石头,砖在当时还比较贵。”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,农村建房开始大量使用砖,也有人用水泥抹墙。

  “那个年代流行大瓦房,房屋设计也比以前好了很多。”郭建满说,当时的农房在正房左边或右边,建一间厨房,用来做饭或存放东西;另一边再建一间养家畜的偏房。“也算是实现了功能分区。”

  郭建满告诉笔者,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推倒了老土木房子,建起了红砖墙的大瓦房。1996年,他家也将原来山上的老房子拆除,在乡食用菌厂旁边盖起了青砖两层的小楼房,一家人终于住上了“小洋楼”。2009年,将这两层楼房进行了加固维修。

  搬进舒适宜居房

  “我现在住的房子,是2016年搬进来的。”郭建满说,如今买房,要考虑舒适性,除了面积、户型,还要看房屋功能分区、采光通风、节能、防风、抗震、社区绿化、物业服务水平、周边交通情况,以及所处生活圈的商业、教育、医疗资源分布情况,甚至邻里的素质。

  2016年,郭建满家双喜临门。元旦儿子结婚,“五一”父子两家人一起搬进现在的小区。老郭和老伴儿住三居室,隔壁就是儿子家。

  这次搬新居,两套房子从装修设计到家具家电选购,郭建满和老伴儿都全权交给儿子郭强负责。

  “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和相关行业发展太快,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、知识面广、做事效率高,我落伍了,该‘让贤’了。”郭建满说。

  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,人们对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,从“居住需求”向“舒适需求”转变,关注的不仅是住房面积,还有居住的智能、环保和安全。

  郭建满说,“想想40年前的住房条件,我觉得现在很幸福。住房的变迁,见证了我家生活的幸福变迁。”

武威便民加微cairen0123
关注微帮公众号
拼多多大额优惠券
微帮微博